期刊编辑对文章的标题、结构、内容的评判维度
学术期刊,不像大众读物和通俗读物,它有它非常强的专业性,对学术期刊的编辑来说呢,专业视野是第一位的,它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
第一,专业判断力。专业判断力主要是指判断稿件的质量,可以从问题提出、理论依据、观点概括、方法选择、结论呈现等方面进行判断。
具体来说,判断的内容包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论文的风格和定位、论文的基本观点、论文的论证方式、论文的基本结构以及论文的语言表达。
编辑每天要接收大量的文章, 编辑有时候,也没法对这些文章一一地去审阅,那么编辑可能更多地是从一种专业判断力的角度来对这篇文章的标题、结构、内容做出一个大致的判断,来确定它是否可以进入到下一个流程。
第二,专业的引领力,即编辑对学科研究方向的开拓和引领。编辑的职能不仅仅是在编辑审校文章,实际上他通过栏目的设计、发表文章的选题等方式更能引领学术研究的方向。
专业引领力其涵义包含生成新的研究领域、提倡新的研究方法和确立新的研究路径。最近这几年的教育研究中,有几个热门话题,例如校园欺凌事件、教育培训市场的监管与治理等,通过发表与这方面相关的一些学术研究成果,形成了许多研究高潮,在国家层面上也出台了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
另外,紧随国家的一些大的项目、大的导向,比如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等等, 期刊通过发布这方面的选题、发表这方面的文章,可以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区域教育系统发展等。
第三,专业提升力。作为一名编辑,他必须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提升力,主要体现在提炼概括能力、明晰表达能力、强化分析能力、方法优化能力、专业评估力等方面。
提炼概括能力反映的是能否用简洁、准确的文字把至关重要的意思表达出来的一种思维能力。如:“工匠精神:中国传统与世界经验、基于工匠精神 培育的制度创新路径研究、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社会生态重建研究”,都是用词用语非常精炼的好题目。
同时,作为一名编辑,应该要能够洞察发现文章在表达方面诸多的瑕疵,是否具有明晰的表达力。
例如,在论及信息化时代的师生关系的特征时,用情境性因素和工具性因素来表达,显然,这种表达是存在问题的, 需要进一步明晰提升,因为情境性因素和工具性因素并不是对特征的阐述。
第四,强化分析能力。编辑在长期的编辑工作当中,需要能够短时间了解一 篇文章的线索脉络、逻辑思路和重点。
举个例子,在基于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资本来论述居民的教育公平感时,指出社会经济地位包含四个变量,分别是收入、受教育程度、是否党员、是否体制内。
这一关于变量的指标设计显然不利于获得客观真实的实证数据,需要对变量指标进行调整,这是因为受教育程度、是否党员、是否体制内等指标都不是社会经济地位的直接关联衡量因素。
第五,编辑需要有方法优化能力。不同的研究内容需要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也就是说,方法得当,研究结论就有说服力。但研究中,经常会出现方法不当或者不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状况,这就需要对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优化。
最后就是专业的评估力。专业评估的内容包含,文稿的层次、作者的水平、 修改的空间和研究的影响等等。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